当前位置: 中外美术网 > 学术学术对话

【TANC专访】与巴塞尔艺术展总监面对面:全球收藏新趋势
信息来源:中外美术网 文章作者: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5-03-09
巴塞尔艺术展总监Marc Spiegler及新任亚洲总监黄雅君与《艺术新闻/中文版》面对面,畅谈即将到来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他们眼中收藏趋势的发展,及如何面对众多新老艺术博览会的竞争。

巴塞尔艺术展总监Marc Spiegler(左)及新任亚洲总监黄雅君(右)

本月,巴塞尔艺术展迎来了策展人兼艺术顾问黄雅君(Adeline Ooi)作为新任巴塞尔艺术展亚洲总监,而今年,第三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首度将举办时间由5月提前至3月,于3月15日至17日开放。在距新一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开幕仅剩月余之时,巴塞尔艺术展总监Marc Spiegler及新任亚洲总监黄雅君与《艺术新闻/中文版》面对面,畅谈即将到来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他们眼中收藏趋势的发展,及如何面对众多新老艺术博览会的竞争。


黄雅君:不仅仅是东南亚
黄雅君于1976年生于马来西亚,此前有着丰富的艺术生态各领域的工作经验。她自我介绍道:“我曾为画廊工作,目前是策展人、作者,同时也为私人收藏及公共收藏做艺术顾问,所以我非常理解艺术生态中各领域人们的需求。”谈及个人身份和过去的工作经验是否会给香港巴塞尔带来新的元素,她表示:“尽管我来自东南亚,但我现在站在在香港巴塞尔这一放眼全亚洲的位置上,并不会只强调东南亚。同时,我也非常期待能够更加细致地了解中国。”

香港巴塞尔提前看
今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首度将举办时间由5月提前至3月,因此其准备时间也由12个月缩减至10个月。 谈及新一届巴塞尔香港的变化,Marc介绍到:“举办日期的改变是本届香港巴塞尔最大的变化,由此,我们将会有20家参与巴塞尔及迈阿密主单元的画廊加入,并因此迎来很多第一次来到香港的收藏家。”另外,“艺聚空间(Encounters)”由新任策展人Alexie Glass-Kantor策划,而 “光映现场”(Film)仍由李振华主持,时间则由晚间调整至白天,“我们认为这样的设置更合理,人们可以在看完影片后很方便地回到展会现场继续观看。”

此前,三地巴塞尔艺术展先后开放了全新单元,如香港巴塞尔的影像单元“光映现场”(Film),巴塞尔巴塞尔的行为艺术单元“14间房”(14 Rooms),及迈阿密巴塞尔以艺术家历史项目为主的“艺术史事”(Survey)。而今年的香港巴塞尔是否仍然会有新单元的加入?对此Marc表示:“显然今年的准备时间颇为紧张,但同时,在每一届展会都加入新的大型单元也是不明智的,这并不是我们的策略。我们看到的变化是西方画廊与亚洲画廊同时在质量上的提升——在过去专注于新晋画廊的单元“艺术探新”(Discoveries)中,约有2/3是西方画廊,而1/3是亚洲画廊,在今年,这个比例变得更加平衡了;与之类似的情况是,聚焦于亚洲画廊和艺术家的单元“亚洲视野”(Insights)正在缩小,其原因在于:过去被认为还有待观察的亚洲画廊,现在其质量已足以进入主单元。”

2014年巴塞尔艺术展新增单元“14间房”对布鲁斯·瑙曼作于1968年的影片Wall Floor Positions进行了再现

全球收藏趋势变化
身为拥有巴塞尔、香港、迈阿密三个重要据点的巴塞尔艺术展全球总监,Marc Spiegler对于全球收藏行为趋势的变化与流转有着国际化的视角。他说道:“我们看到的最显著一点是越来越多的新藏家,和越来越国际化和多元化的收藏偏好。在过去,一些人可能在三年内只收藏某一地区的绘画,而现在人们可能会在三年内收藏来自全球的绘画、雕塑、装置和影像。在迈阿密这一点尤其明显,那儿出现了很多新面孔,一些人刚刚开始收藏,而一些人此前以较为安静的方式收藏,现在突然想变得更国际化。

“在中国,我们看到更多来自于北京、上海以外的藏家,比如成都、广州、重庆等地。年轻亚洲藏家往往都在西方上学与工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于西方画廊,亚洲变得不那么遥远,对于亚洲藏家,西方也不那么遥远;年轻藏家彼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从布鲁克林购买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也购买中国资深艺术家的作品——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也是对今天的画廊和艺术家非常有利的状况。”

在大中华区,拍卖行一向占据着主要的艺术市场。对此,Marc认为:“我们观察到的变化是,很多曾经只在拍卖行购买艺术的藏家开始与画廊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因为他们认为这可以为他们和艺术家之间带来更为紧密的联系。我们认为中国画廊和其艺术家的发展是颇健康的。”

石田彻也的作品在于上月刚结束的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艺术史事”单元中

新老艺术博览会的竞争
无论是从全球范围,还是大中华区来看,艺术博览会的扩张是不可忽视的趋势——Frieze艺术展在其发源地伦敦的基础上和发展了新据点纽约;在中国,上海新兴艺博会如Art021、西岸设计艺术博览会以其细分化的定位立足艺术市场。在艺术市场愈发繁荣的同时,也引发了更多艺博会之间的竞争。

Marc则对这一现象表现出了极大的自信:“从全球范围来看,我认为巴塞尔艺术展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没人会否认这点。所有的艺术事件都会在多个地方发生,事实上,这正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那些没有被入选在中心展会的人们也愿意参加其他规格的展会——这证明了市场已经足够强大。我觉得由我们所创立的趋势并没有带来过多的竞争压力,比如上海的博览会培养了一些新的藏家,他们当中有很多最后也来了香港,这是一种对艺术的体验过程,人们从收藏一些小的原创作品开始慢慢地转向主流大型展会。甚至是Frieze,我们从未有过那么多来自伦敦和英国的藏家来到巴塞尔艺术展。所以,总的来说,当你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展会,其他展会只会使你更加强大,它们创造出更多的藏家来到这儿。”
 
  编辑推荐
·孟禄丁:“元”是初始,动态是生
·徐冰:《地书》表达的是普天同文
·艺术史学家加布:如何理解非洲女
·高鹏:回归与未来
·李然: 箭与靶——超越媒介的差
·巫鸿:中国美术对人类美术史做出
·行访山水 追嗅墨香——访画家汤
·超越观念的界限——王智远访谈
·【TANC专访】与巴塞尔艺术展总监
  精选图片
  信息排行
王庆松:我的态度就是我的作品
走近吴冠中---吴冠中谈话录:远
关于中国画的基本理念及现状——
走近吴冠中---吴冠中访谈录
方力钧:像野狗一样生存
马丹专访:走向虚幻世界的背影
黄晓华:非赢利空间最缺乏政策法
冯斌访谈:从水墨出发
尚扬:艺术是我一生最聪明的选择
南溪、冀少峰、郑荔三人谈
关于我们    |   美术家百科入驻    |   联系我们(总部)    |   版权及申明

版权所有©2010-2022 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丨中外美术研究院最佳分辨率 1024x768   
Copyright©2010-2022 WWW.CCAA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