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外美术网 > 学术美术视野

中国美学 当从朱光潜们“接着讲”
信息来源:中外美术网 文章作者: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0-09-01

“到了改变美学(欧洲中心主义)这种偏见的时候了。”参加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学者昨天呼吁,在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化的转型阶段,东方美学尤其是中国美学的复兴令人期待,对中国美学来说,尤其要从朱光潜、宗白华等“接着讲”。

  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昨天上午在北京大学一百周年纪念讲堂开幕。30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在“美学的多样性”主题下,围绕美学、哲学、艺术、教育等问题展开讨论。世界美学大会由国际美学协会主办,是国际美学界规模最大、学术水准最高的会议。世界美学大会首次移师中国,被认为是世界对中国文化关注度的提升,同时也为展示中国美学的特殊精神和品格提供绝佳机会。

  “到了改变美学偏见的时候”

  世界美学大会由国际美学协会主办,是国际美学界规模最大、学术水准最高的会议,每三年举办一届,被称为世界美学学术转向的“风向标”。本次世界美学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美学协会现任主席穆尔(Jos de Mul)在开幕式上说:“直到上世纪末,所有的美学大会都是在欧洲举办的。随着国际美学讨论的视野逐渐放宽,进入新世纪以来,亚洲、美洲国家也成功举办了世界美学大会。”

  “中国人可以欣赏莫奈、凡·高的画,西方人也可以欣赏石涛、八大山人的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昨天的开幕式上说。有分析认为,这或许是在经济全球化下,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体系激烈碰撞中,人们渴望达到的审美高度。

  事实上,美学这一起源于18世纪欧洲的学科,带有明显的“欧洲中心主义色彩”。甚至有说法认为,中国不可能有“美”,不可能有“beauty”,最多有“美的东西”——“the beautiful”、“the beautiful things”,“beauty”只有古希腊才有。

  其实,从历届世界美学大会的举办地,就可以窥出这种偏见。“到了改变这种偏见的时候了。”参加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学者呼吁,在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化的转型阶段,东方美学尤其是中国美学的复兴令人期待。

  重视朱光潜、宗白华等学者

  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美学学派,但目前,被很多与会者认为是中国美学最好的崛起机会。

  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高校美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主任叶朗认为,“中国美学在新世纪里可以有新创造,可以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新学派。”因为,学术界对于学术发展的方向形成了共识;中国美学界已经有比较厚实的学术积累和人才储备;有比较畅通的学科综合和国际交流的渠道;新的时代提出了新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们的物质追求与精神生活之间失去平衡。

  对于“物质追求与精神生活之间的不平衡”,叶朗进而解释,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一种危机和隐患——物质、技术、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压倒一切的统治地位,而精神的活动和追求被忽视、冷淡、挤压、驱赶。这样发展下去,人有可能成为没有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单纯的技术性动物和功利性动物。因此,从物质、技术、功利的统治下拯救精神,成了时代的要求和呼声。

  “中国当代美学应该回应这个时代要求,更多地关注心灵世界、精神世界的问题。”叶朗说。

  对于如何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学派?叶朗认为,关键是在美学理论的核心层进行新的理论创造,有一个稳定的理论核心。“要特别重视吸收朱光潜、宗白华、冯友兰等前辈学者的理论成果。撇开他们,一切从头来做,一切自我创造,是违背人文学科的发展规律的。也就是说,人文学科的新的创造必须尊重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经典创造和学术积累,必须从经典思想家‘接着讲’。”

  道家与西方后现代艺术相通也相异

  在昨天的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世英,将庄子哲学与西方后现代艺术进行比较。一个是东方中国的庄子哲学,一个是西方后现代艺术;一是哲学,一是艺术——看似“不伦不类”,但他认为,道家哲学与西方后现代艺术有相通之处。

  “庄子妻死,鼓盆而歌。远非麻木不仁,绝情无欲,而是一种从痛苦中挣扎出来,以主动顺应自然的态度来对待生死的高远的精神境界。”

  “法国后现代艺术家Yves Klein《虚空》的作品,是一间一无所有的空房子,让人去参观。许多参观者哈哈大笑,掉头而去。可是作家加谬却有深刻的领悟,他在留言簿上写下了一句颇富哲理的题词:虚空充盈着力量。”

  张世英认为,庄子关于“虚室生白”、“室无空虚,则妇姑勃

 
  编辑推荐
·文艺复兴艺术与科学观念下的丢勒
·超越古今——齐白石的“草虫画”
·巴斯奎特:一位涂鸦艺术家的起落
·高居翰与中国画史研究散议
·抽象的寓意——从蒙德里安绘画谈
·节奏之美——读朱耷《仿北苑山水
  精选图片
  信息排行
汤哲明:徐悲鸿回顾和批判
贾方舟:谈油画家吴冠中
廖上飞:中国特色的艺术媒体
锦灰堆,工笔绘成中式“波普”
节奏之美——读朱耷《仿北苑山水
“玲珑塔艺术展:宋庄+云南青年
京津画派:独领风骚热半边
西方抽象主义艺术纵览
艺术媒体发展脉络:2000年后网络
阿基莱:对无限的思念
关于我们    |   美术家百科入驻    |   联系我们(总部)    |   版权及申明

版权所有©2010-2022 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丨中外美术研究院最佳分辨率 1024x768   
Copyright©2010-2022 WWW.CCAA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