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外美术网 > 学术美术视野

不同于常人:吴昌硕的非常之举 非常性情
信息来源:中外美术网 文章作者:范一直 发布时间:2017-09-11

 红梅图轴(国画) 吴俊卿 上海博物馆藏


    红梅图轴(国画) 吴俊卿 上海博物馆藏


大师不仅在艺术上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乏私人性情,有时爱做出不合世俗常规的非常之举。有诗书画印“四绝”之誉的吴昌硕(号缶庐、老缶),中青年时期虽说不上特立独行、我行我素,但晚年绝意仕途,专心艺事后,不乏非常规之举,其中折射的心态颇堪玩味。大师固然不同于常人也。


吴昌硕67岁时,给次子子茹写家书,信封上写的是:“内家信速送江西临江府新淦县城内办理膏捐局,吴子茹大老爷台启。缶上海寄。”在缶翁给儿子的家书中,写“大老爷台启”的不止一封。父亲公然称儿子为“大老爷”,不乏调侃。其时,子茹在外地为官。而吴昌硕大半辈子抱有仕途情结,且曾当过“酸寒尉”和“一月安东令”,谙熟衙门套路和作风。“大老爷”之称,也许是当父亲的故意放弃为父之尊,把父子关系换成是官民关系。这时的缶翁已自视为官场外一介平民。


家书的内容更显“非常”。当时,子茹正陷入一场“桃色风波”。吴昌硕在信中告诫儿子:“此事世固有之,然汝须虑之周。”信末还忽发奇问:“汝双目已不作桃红色否?如已明朗,运气来矣。此不近女色之明效也。知县大老爷,岂有红眼睛耶?”父亲希望儿子妥善处理好绯闻,不要因私生活授人以柄而影响仕途,谆谆之意显见。父子间传书居然用如此戏谑的口吻,可见缶翁晚年不拘礼法、超越俗套的幽默性情。


吴昌硕晚年对自己私生活中的不如意,也能以自嘲心态加以排解。陈巨来在《安持人物琐忆》一书中,有一则轶事:“昌老在七十前,曾纳一妾,未二年,即跟别人不别而行。昌老念念不已,后自作解嘲,笑谓先外舅曰:‘吾情深,她一往。’殊觉风趣也。”“一往情深”之成语原来可如此拆解。


缶翁越到晚年,心态、意绪越平和通达,洒脱达观。身为海上书画领袖,他晚年喜自嘲,刻意和其身份地位形成大反差。在友人画的花果册页上,他题曰:“予素不知画。衰病,多睡虑伤脾,时以作篆之笔横涂直抹,丑态毕露。人谓似孟皋、似白阳、似清湘僧;予姑应之曰:‘特健药而已,奚画为?’”把画当成是防病养身的“健药”,与其说是对画和画艺的调侃,不如说是对自我画家身份的故意颠覆。


潘天寿在《回忆吴昌硕先生》中说:“先生和易近人,喜谐语。”他平时谈吐常有谐趣。有人夸奖其作品“大作合南北为一辙。”他马上答道:“简直不成东西,还谈什么南北。”84岁时,他和王个簃在西泠印社合影。后来他在照片上题诗:“手扶藤杖陟山阶,个簃从之放我跌。龙泓莞尔而笑曰:‘印不藏锋书退笔,老而不死是为贼。’”自嘲之剧,无以复加。


陈巨来讲过一则故事。“某日有一估人出示一幅渠落款所画之花卉,其实乃赝品也。最可笑款书为‘安杏吴昌硕’。昌老一经展视,即说:‘是我画的。’估人满意而去后,在座某君问之曰:‘昌老, 安吉写成安杏,难道是真的?’昌老笑笑云:‘我老了,笔误也。’某君行后,昌老谓先外舅(况周颐、号蕙风,著名词人)云:‘我也明知其伪,但估人恃贩卖为生,如说穿了,使他蚀本了,承认真的,使他可以脱手,赚几元钞票养家活口。我外间假书画何止这一幅,多这一张,于我无损,于他有益,何乐不为邪?’此事在任何人当之,必无此宽容也。”以“不忍”之心对他人多有体谅。陈巨来评价缶翁“涵养功夫之深,为任何人所不及”。


在日常小事上,吴昌硕也以非常之举搞些“计谋”。他酒量不大,家中待客时,却频频举杯祝酒。原来他用一只特制的青瓷酒杯,看上去和别的酒杯一样,但杯身、杯底特厚,可盛之酒很少。客人用常规杯,主人用特制杯,为的是让客人们喝得尽兴。秘密被揭穿时,缶翁妙语解颐:“你们都说我的画好,名气大,其实和这酒杯一样,徒有其表而已。”


当然,艺术家的个性或性情更要用在创作中,体现在个性化风格的作品里。在日常生活少个性、无性情,言行举止很中规中矩的人,其艺术创作多不足观。而大师的非常之举,与其说矫情,不如说是不羁之性情或幽默情怀使然。不过,当今书画圈很多人,从发型、装束和日常举止等方面,虽弄出一副艺术家派头,但作品性情寡谈也。

不同于常人:吴昌硕的非常之举 非常性情

 
  编辑推荐
·文艺复兴艺术与科学观念下的丢勒
·超越古今——齐白石的“草虫画”
·巴斯奎特:一位涂鸦艺术家的起落
·高居翰与中国画史研究散议
·抽象的寓意——从蒙德里安绘画谈
·节奏之美——读朱耷《仿北苑山水
  精选图片
  信息排行
汤哲明:徐悲鸿回顾和批判
贾方舟:谈油画家吴冠中
廖上飞:中国特色的艺术媒体
锦灰堆,工笔绘成中式“波普”
节奏之美——读朱耷《仿北苑山水
“玲珑塔艺术展:宋庄+云南青年
京津画派:独领风骚热半边
西方抽象主义艺术纵览
艺术媒体发展脉络:2000年后网络
阿基莱:对无限的思念
关于我们    |   美术家百科入驻    |   联系我们(总部)    |   版权及申明

版权所有©2010-2022 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丨中外美术研究院最佳分辨率 1024x768   
Copyright©2010-2022 WWW.CCAA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