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外美术网 > 滚动资讯

选择与呈现――浅析美术馆的公共性
信息来源:中外美术网 文章作者: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1-01-01

当代艺术是一个人文学科,不是自然学科。娱乐时代把人们引入生活的细枝末梢,却掩盖了最要命的根本问题,使人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需要去发现能够真正普遍的原则,即人的幸福和人类的命运。这个根本的问题不解决,其它问题都是盲目且无意义的。在目前社会局限的背景下,论及美术馆的学术建设,不能忽略其核心价值。抛开对本质的思考,淡出思想,凸显学术,正是当前学术弊端。

  艺术何为?重要的是能站在独立的角度去直观现实的态度。首先要明确我们能知道什么,怎么去做,它首要呈示的就是真实的现实世界,用敏感的思维把人们视而不见的,或者不愿直接面对的世界,暴露出来。不论是虚拟的意象世界,还是形式符号语言创造的拟像世界,世界和生活本身具有自相矛盾性,社会生活的不平衡必然带来心理诉求的不平衡。社会的真实问题与时代的变迁,如何在艺术中体现,如何使观者清晰地感受到艺术作品透露出的信息,与之产生共鸣。威权时代下,个体的人被劫持被愚弄着涌入平庸无奇中,忽略个体的存在,抹杀异己,毫无动机、毫无思想地进行着机械般重复无意义的事情。传统概念的美术馆属于文博系统,多注重作品的典藏与研究,在当今提倡终身学习的时代,注重自主性学习,美术馆的公共性使命应该得到重视与改善,通过艺术作品洞悉事物的本质,发挥引导性作用,提高审美教育,逐步摆脱蒙昧无知,尽大可能使人人平等地享有审美的权利。

  目前,中国的美术馆,尤其民营美术馆,备受体制与资本的挤压钳制,美术馆一般是做为非营利的公益性机构,这是一个社会的“希望工程”,与社会的文明进步息息相关,以服务社会为主旨,理应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做出对社会有意义的贡献,是其学术的重要主张。美术馆的选择与呈现代表着美术馆的学术方向,在人性得不到尊严的前提下,谈论艺术的本体论还为时过早,去昧更为关键。如何关注分析大众审美习惯,如何推行公共教育,改变以往被动欣赏为主动参与交流,美术馆做为艺术展示的公共平台,面对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观众,如何交流,如何沟通,这绝不仅仅是艺术领域的专业问题,在这里任何一种观念都是不充分的,超越任何观点的固执,才能引起共鸣,才能达到美术馆存在价值的意义。学术并不是远离于社会的一处独立的世外桃源,学术资源不分古今中外,直面社会本身为前提,不拒绝任何一种立场, 倡导去中心化的学术思路,以唯象论的方式去呈现艺术发展的多元化维度,是上上国际美术馆的学术方向。美术馆的学术研究与公共教育是为社会提供价值体系的基础,长期的艺术教育缺失,思考能力丧失,造成 “平庸无奇的恶”,百无聊赖的虚无弥漫充斥着人们的心灵,崇高的精神世界离我们越来越远。如何以艺术的方式展开,坚持观念与审美的改良,有所积累地培养独立的审美眼光,是美术馆学术选择与呈现的首要问题。

  上上国际美术馆地处北京宋庄,这是一个聚集全国各地包括国际部分国家等众多艺术家的地方,自身多元,各种诉求混杂,但可贵的是,具有游离于体制外,相对自由宽松的游牧特性,虽没有明确同一的价值标准,也不被恣意的主流声音所污染,在当下应该是最具有理想精神的艺术区域。参观者也同样具有复杂多样的特性,持有不同的目的,不具有相对稳定的指向目标。当代艺术在国内具有特定的元素,它不仅仅是为了受过良好教育,经济状况优裕的人群服务,更应该是一个社会人人拥有的权利,可以以个人的方式表达对艺术的理解与建议。基于此,上上国际美术馆推出各种展览,关注当代艺术生态的整体状况,有意识地利用他者的角度,充分满足各种艺术形式的表达,呈现当下艺术所产生的多维方式,以广泛的草根平民姿态,产生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即扬•巴托契卡提出的“无权者的团结”,消解等级距离,颠覆资本与权力操纵的话语霸权,戏谑主流掩耳盗铃的无知,共同分析社会局限下的艺术发展模式。上上国际美术馆有选择地推出系列地缘艺术生态的展览,放大每个关注艺术的个体,尊重他们独立的态度,引发共鸣。同时,也把焦点转向美术馆的受众群体,宣传、引导、推广当代艺术的最大维度,产生互动交流,让艺术真正成为公众的表达平台,消除现存的学术精英、话语霸权的高高在上的悬浮体,平等地注视巨变社会中的各个角落,呼唤人类内心深处的人性。作为民营资本,在无明确身份地位的艺术地缘环境下,把目光引向不被注意的整个艺术家群体,没有任何艺术形式的限制,尽可能提供最大的可行性,这不是不追求学术地位,而是在现行社会体制局限下,以最朴素的最实际的方式,进行漫长曲折的发展改良之路。

  正常之态的美术馆是社会的公器,是当今时代的“广场”文化,传播新的艺术理念,升华人们的公共意识,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保持独立精神内核,突破权力与资本的钳制,在民间发出不同的任何声音,都将引发思索与反省,引起围观与注视,这是改变的前奏,转折的过程,社会的进步绝不仅仅是精英的进步,社会底层文化的进步才是社会真正的进步。美术馆的功能正是做好服务性的公共平台,形成美术馆文化,培养一种未来个人主体意识与公共意识真正改善的生活方式,其公共教育、引导机制越来越成为社会重要角色,如何选择,如何呈现,是我们当下美术馆需要真诚慎重考虑的问题。

 
  编辑推荐
·第二届“包豪斯奖”国际设计大赛
·王金昌、马骏生两位书法家作品上
·第二届“中国散文佳作”奖在上海
·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永久收藏《柳
·四川省诗书画院•红谷•云南文化
·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夏国祥荣获全
·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主席庄炎林为
·公益画家王芳芳:帮62个乡村孩子
·周六冀图讲坛看《水淀留痕》了解
·李荣海花鸟扇面展将在北京民族文
  精选图片
  信息排行
苏坚专访:我的“行动绘画”文字
巴黎家饰展特别报道新十年
领导称鲁迅美院全景画创作队伍是
幸亏年轻:回想七十年代
鉴赏王开方的跨界奇想――“水晶
2009“美丽盛典” 主题:回归
咸集中国现代美术三大巨匠巅峰名
喻晓风观念之《t_1 和 t_7》《混
贾方舟:“风筝不断线”缅怀大师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推出“元代中国
关于我们    |   美术家百科入驻    |   联系我们(总部)    |   版权及申明

版权所有©2010-2022 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丨中外美术研究院最佳分辨率 1024x768   
Copyright©2010-2022 WWW.CCAA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