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外美术网 > 学术艺术观察

境象――桑火尧新作展2011年1月6日登陆台湾岛
信息来源:中外美术网 文章作者: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0-12-21

应台北索卡艺术中心的邀请,中国大陆著名当代水墨艺术家桑火尧先生将携自己近年精心创作的12件境象水墨作品,在著名的台北索卡艺术中心举办2010新作展,展期从2011年1月8日至2月20日。届时桑先生将赴台参加开幕酒会。

  桑火尧先生是位学者型画家,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浙江美术馆副馆长,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硕士学位。桑先生具有文化使命感与现实担当意识,既深谙中国传统哲学与传统绘画真谛,又放眼世界艺术发展流脉,近几来一直在深度探研水墨审美的世界性与水墨形式的当代性,逐渐开创了自成一体的境象水墨风格,而为海内外所瞩目。

  桑先生认为,纵观世界绘画,是由具象到意象,再到抽象的大体发展格局,而艺术的当代性亦是必由之路,古今中外的艺术实践已经明证,无需再在要不要当代性上纠结甚至于打口水战。关键是各国各门艺术的发展有其特异性,如何结合自己的艺术特色,走自己的当代艺术之路。中国水墨绘画在经历了写实,意象绘画之后,如何继续推进发展,是不是沿着国外抽象一路发展?桑火尧认为,中国水墨基于地缘与种族的原因,国人对艺术彰显的文化性犹如外域人对于艺术强调的形式色彩一样道理,简略地讲,中国人重内在心悟,外域人重外在感观,这其实是中外当代艺术发展中无法逾越的,恰恰也是各自的特色所在,也是艺术进入当代,进入世界舞台的重要符号,没有地域种族符号的艺术很难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充其量是对其他民族与地区艺术的拷贝。中国从文革后如雨后春笋般的所谓当代,其实绝大多数是临习西方已有的艺术及作品,离原生态的开创性的当代艺术有一定距离。中国水墨绘画更是,要么小心翼翼,要么舍本求末。

  所以,水墨画要探索出-条水墨审美的世界性与水墨形式的当代性之路,任重道远。之前,林风眠先生,吴冠中先生探索的水墨画现代化,对水墨画走向世界开了个好头,但依然有很多路要走。桑火尧先生作为众多探索者中的一员,提出了境象绘画这一既不同于具象,意象,又不是抽象的当代水墨新主张。他认为,作为当代水墨,应当并且一定走向世界,将很快会成为世界艺术及收藏中重要的角色,但水墨绘画如何在保留自己特色基础上,探寻世界不同族群者都可领悟与接受的绘画语言,是其核心所在。

  桑先生提出并实践的境象水墨,恰恰处理好了上述问题。境象绘画在本质依然具有文化性,具有哲学之境,在形式上则强调“象”的有无虚实之调和,有诗性之不确定性之美,具有抽象的成份,但又是中国式的,有着深层次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中国底蕴与气象。他创作的这批新作,具有重大的跨越性,从以往有意象成份的境象水墨-跃为完全解构形象的境象水墨,而站立在当代水墨的最前沿。他从主观上诠释宇宙宏观之境,或用积点,或用矩形叠加,或用五星,青花瓷瓶迭置等,给人以鸿蒙之气,尽变化之奇,单纯而不简单,极具震撼力,亦极具视觉之美。

  在意境上,他的作品依然清新淡远,一如中国之文士画境界,亦是他-以贯之的画风的延续。但在形式审美上强调的是平面性的构成,具有世界审美与当代艺术之特征。在媒材上,是布面综合,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组成的纹理与肌理,唯变唯美,充满天然自然之趣,美不胜收。在创作手法上,与其他当代水墨完全不同,他不解构不舍弃中国水墨的材料与书写性,并且将其笔墨媒材性能发挥到极致。所以,他的这种当代作品,是古今中外所没有的,具备完完全全的原创性。吴冠中先生评其画“是一种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有时代性、现代性。你的画有思想,空灵,空旷,空间感大,有张力。你的画有一种维度空间,有时空感,艺术空间上的扩大,让人有很多想象力。你的每幅画都不一样,看得出精心构思过,就这样画下去好的。”当代著名艺术评论家殷双喜博士将写专文嘉评桑先生的艺术。

  台北索卡艺术中心是享誉海内外的当代艺术机构,在台湾是-流的机构,以构建中国当代艺术,发现艺术才杰为己任,从林风眠、徐悲鸿到艺坛4F等,其作为强力推手之-,为中国艺术挺进世界做了极重要的贡献。这-台北艺术机构也是最早进驻大陆北京的。索卡对桑火尧的境象水墨情有独钟,继2010年3月为桑先生做笫一个个展并在台北获广泛好评后,又再-次为其做个展进行推介,足见其对桑先生艺术的看重,这无疑也是两岸艺术交流的盛事。

 
  编辑推荐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彻底清
·溪山有缘 情醉羌山——刘朴工作
·郁民华2015最新书法展之草书信札
·王顺舟:山水之间寄深情
·女王藏品中两件精美的当代陶瓷艺
·文章得其微 物象由我裁——试说
·【祥龙飞艺】生活,是艺术的本质
·影视文化与创意产业——评曾耀农
·画家未君谈写生的几个步骤
·王金昌书法:芙蓉出水展清姿
  精选图片
  信息排行
那些爱画脸的中国画匠们
大鳄凶猛:解析艺术品市场的“货
抄袭“思想”引发的艺术圈反目
从“造星运动”中看广东年轻艺术
日本人发烧印象派
700亿:2011年拍卖市场的新平台
开一间赚钱的画廊
模糊的图像:格哈德?里希特的照
安迪沃霍展览:一次“公益”性的
书法国展迷局:谁的盛宴
关于我们    |   美术家百科入驻    |   联系我们(总部)    |   版权及申明

版权所有©2010-2022 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丨中外美术研究院最佳分辨率 1024x768   
Copyright©2010-2022 WWW.CCAA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