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外美术网 > 教育教学研究

公众参与作品创作成为艺术教育捷径
信息来源:中外美术网 文章作者: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0-12-12

如何拉近艺术与公众的距离,一直是艺术从业者思考的问题之一。很多人认为,艺术离自己很远,艺术品只是高端消费品。对此, “new patrons”(新顾客)项目总监杨·图罗夫斯基认为,即使在艺术已非常普及的欧洲,存有这种想法的人也很多。只有让公众参与到作品创作中,艺术才能做到真正的普及。
 

  商报:“新顾客”是一个怎样的艺术项目?


 

  杨·图罗夫斯基:“新顾客”项目在20年前起源于法国。该项目使当代艺术、公众以及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据我了解,中国的很多公众认为艺术与自己的距离很远,其实在欧洲也经历着这样的过程。虽然市民在公共场所能够看到很多艺术作品,例如大型雕塑等,但他们可能并不接受这样的作品风格,甚至有人会抱怨为何要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创造这样的东西。


 

  因此,“新顾客”项目要让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位公民,无论年龄、工作的差异,都有机会融入到艺术创作中来。


 

  商报:该项目由哪些部分组成?


 

  杨·图罗夫斯基:“新顾客”项目由三部分组成:公众、艺术协调人、艺术。首先,公众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希望通过艺术手段或作品进行表达和排解。此后,公众找到“新顾客”项目第二部分的艺术协调人,他们会对这些问题进行艺术形式规划,最后找到合适该项目的艺术家进行实施。


 

  此外,艺术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是进行主观的创作,会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共同完成一件艺术作品。


 

  商报:提到德国艺术,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抽象艺术”或是“表现主义”、“新表现主义”,这些艺术形式对于公众来说很遥远。您认为,德国公众是否会接受“新顾客”项目?


 

  杨·图罗夫斯基:让公众接受一种看似遥远的艺术形式确实有难度,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但是,公众能够参与作品创作,可能会缩短他们接受艺术的距离。在整个“新顾客”项目实施过程中,艺术家与公众在不断协商、探讨后,形成一件艺术作品。同时,公众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可以与朋友、邻居更好地探讨艺术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自我成长,最终将形成一群对艺术有概念和认知的艺术爱好者。


 

  商报:“新顾客”项目是通过怎样的形式运作的?


 

  杨·图罗夫斯基:该项目根据公众的不同需求,将呈现出不同的艺术作品,可能是装置作品或环境改造等。例如,法国马赛的一家癌症治疗医院,病人去世时,家属、医生非常悲伤,他们需要一个空间排解自己的情绪。因此,他们找到“新顾客”项目,协调人为他们选定一位意大利艺术家,在与医院的医生、家属、病人协商后,他将医院的房间布置成“沉思之屋”,用艺术的手法排解悲伤。


 

  商报:对于整个欧洲来说,该项目是否只在法国和德国实施?


 

  杨·图罗夫斯基:目前只是以德国和法国为主,但意大利、瑞典、英国、比利时等都开始有一些零散的项目在进行。


 

  商报:“新顾客”项目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进行创作,艺术家是如何选定的?


 

  杨·图罗夫斯基:艺术家是根据不同的项目进行选择的,主要由协调人选定。协调人中很多都是艺术相关人士,例如美术馆馆长及艺术资深人士。他们能够更多地接触有想法的艺术家。同时,艺术家与公众的沟通能力也很重要。


 

  商报:据了解,“新顾客”项目需要付费,费用大概在怎样的范围内?


 

  杨·图罗夫斯基:以德国“新顾客”项目为例,在艺术家实施项目之前的费用均由法兰西基金会支付,费用约为15万欧元。艺术家具体实施项目的费用由公众或赞助者支付。


 

  商报:您提到“新顾客”项目中很多是公共环境改善方面的艺术作品,该项目是否针对个人?


 

  杨·图罗夫斯基:“新顾客”项目基本只针对公众群体。艺术不应成为高消费的代名词,艺术应该融入社会。


 

  商报:“新顾客”项目是否会在中国实施?


 

  杨·图罗夫斯基:有这种可能性。我认为,艺术与社会是相互需要的。随着中国公众艺术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也将用艺术手法解决身边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商报:“新顾客”项目作为公众艺术,能否成为当代艺术的新走向?


 

  杨·图罗夫斯基:“新顾客”项目只是艺术世界中的另一个方向。我们不追求艺术的最终成品,而是享受艺术的创作过程。


 

  商报:您如何看待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环境?


 

  杨·图罗夫斯基:近几年,一批中国当代艺术家走向国际艺术市场,并创造出很多高价纪录。目前,中国当代艺术正处在转型期,除了看到顶尖艺术家外,我更关注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创作的艺术家群体。他们在进行如何使艺术创作更代表中国的尝试。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画史中的品第与写作
  精选图片
  信息排行
美术文献与美术教育
中国古代画史中的品第与写作
世界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趋势
德里达的幽灵们与解构的艺术实践
中外美术教育对接的样本
黄华三:因材施教是美术教学的关
解读“创意摇篮”
中国书画钤印的艺术性
薛永年:美术理论、强国战略与文
早期“三位一体”的传播模式
关于我们    |   美术家百科入驻    |   联系我们(总部)    |   版权及申明

版权所有©2010-2022 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丨中外美术研究院最佳分辨率 1024x768   
Copyright©2010-2022 WWW.CCAAB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1